2019-01-14 15:59: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年,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国家各项传统戏曲扶持与保护政策的出台,传统文化与传统戏的价值日益凸显,戏曲复兴时代来临。全国各地戏曲剧种迎来了好时机,一大批经典剧目得以复排,许多优秀剧目被整理搬演。然而,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下有些剧种、剧目其程式、技术还在,并呈愈见丰富之势——许多多年未见于舞台的本戏、折戏、绝技得以被挖掘,重现于世人面前,例如“新捏”而成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泉州高甲戏的跷工等等,但是有些剧种剧目淡漠、丧失了原有的野气,应有的烟火气、市井气或者民间气。新创剧目中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一味追求雅致及“诗意”。剧种的文人化、雅致化成为普遍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剧种的失味:草根味、民间性、世俗化消失,地方文化特点淡薄,剧种同质化或泛剧种化、泛戏曲化的倾向严重。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不少剧作家试图擦拭其粗糙的部分,在保持民间性的同时适当融入当下观众的审美质素,提升其品格,使之成为既传统又焕发当代感、雅俗共赏的新市民戏曲,但要做到雅俗共赏太难了,便索性往“雅”的方向走。而掌舵全剧的导演多是高级知识分子,一旦偏好雅致,剧目的样式也就被决定了。剧目的大投入也是一个原因,若舞美精致华丽,舞台其他部门自然予以配合形成统一风格。而根本的,在于“雅高于俗”的心理:戏剧工作者在创作辅导与推进传承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渗入了精英文化意识,这一方面有传统的文人趣味偏雅好雅的原因,也是多年来国内一些专家热衷于引进精英主义经典理论的结果;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并将之等级位阶化;这种等级划分,恰恰阻碍了戏曲的民间化、大众化,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的很多戏剧工作者应辨清唯美主义与伪美主义的界限,摒弃双重标准,不能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
还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方言意识淡薄,戏曲创作者对地方语言不够熟悉、不够重视、不够自信。地方方言对于地方戏曲而言是第一要素。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在一度创作上不少剧作家不熟悉方言,不是用方言思维来写戏,而用普通话思维;剧作家在全国写戏是好事,但剧本往往存在方言转换的问题;二度创作上又兼之大量的戏曲演员方言不地道,方言的韵味自然无从“咂摸”。方言被嫌弃,仍然是地方文化自信的问题。我们依然缺乏对地方文化的自信,缺乏对地方方言、地方音乐及声腔等的自信。我们要有地方文化自信,而且这种文化自信并不缺乏历史感,传统戏曲能流传至今就是最好的明证。可喜的是进入21世纪,各地陆续提出了保卫方言的口号。现在传统戏曲进校园如火如荼,让人期待方言进校园,或者借着戏曲进校园让方言热起来。
历史曾经给过我们启示。清中叶的花雅之争,曾与昆曲争胜的弋阳腔一旦失去刚健清新的特色、逐渐雅化则唯余衰落的命运,而广受老百姓喜爱、由民间艺人培育的四大徽班终于站住了脚跟。警惕剧种的广泛雅化,不是不要剧种的雅化,而是要保持剧种的个性,保持剧种特色,该雅的要雅,该雅俗共赏的要雅俗共赏。风格单纯的古老剧种如昆曲,其剧目要依从剧种特色;而风格多样的剧种,例如闽剧可俗可雅,不仅要尊重剧种本体特质也应根据题材特点来打造剧目,或偏雅或偏俗,但都应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